十二生肖顺序儿歌顺口溜 动作,生肖属相配对歌谣
最近好多人在问十二生肖顺序儿歌顺口溜到底怎么记。我翻过二十多本老黄历,发现这事说简单也简单——“老鼠前面走,跟着老黄牛”开头,配上摆手跺脚的动作,很多幼儿园老师都这么教。但真要掰扯清楚里头的门道,还真得往深了聊。
顺序儿歌要点导读
老辈人传下来的编排智慧
去年整理旧书摊收来的手抄本,发现六十年前的生肖歌谣和现在流传的版本差九个字。最明显是“老虎一声吼”这句,老本子上写的是“寅君震山林”。这说明顺口溜一直在跟着时代变,但十二生肖的顺序两千多年没变过。
为什么非要把生肖编成儿歌?早年间识字率低,用“兔子跑得快”配蹦跳动作,比干背文字好记多了。有次见老人家教孙子,边拍手边念“龙飞蛇舞午马奔”,孩子两遍就记住属相顺序。
比划手势里的生肖密码
现在流行的生肖动作有三套体系
- 手指操:用十根手指对应十二生肖(剩下两个用握拳表示)
- 肢体模仿:说到哪个动物就做相应动作
- 方位记忆:东指龙西指虎,配合方位记忆
最推荐第二种,特别是“猴子抓耳挠”这个动作,十个人做九个会不自觉地摸耳朵。但要注意羊和鸡容易混淆,见过有人把“未羊”记成拍屁股(模仿绵羊尾巴),结果和酉鸡的展翅动作搞混。
南方北方唱法大不同
福建沿海的版本会在“申猴”后面加句“爬树摘桃”,江浙一带则强调“戌狗守家门”的摆手动作。最有趣的是西南某些地区,把生肖顺序编进跳皮筋的节奏里,孩子们边跳边背根本停不下来。
收集过七个省份的童谣本子,发现北方版本多用叠字,像“小猪哼哼哼”;南方偏好拟声词,比如“酉鸡喔喔啼”。这跟方言发音习惯有关,教孩子选本地版本更顺口。
千万别小看这些顺口溜
上个月有读者说给孩子报户口,关键时刻想不起生肖顺序。后来靠回忆儿歌里的“巳蛇午马未羊”才没耽误事。还有年轻人相亲时,靠生肖歌推算对方属相,比查手机快多了。
更实用的是记传统节日,像“辰龙对应二月二”,记住这句就知道龙抬头的时间。我自己的记事本里,重要日子都用生肖代号标注,比写数字更不容易忘。
最容易搞混的三个节点
- 牛和虎之间要不要停顿(老讲究说这里要拍两下手)
- 龙蛇交接处容易漏掉(建议在“辰龙”后深吸气再念“巳蛇”)
- 狗猪结尾的收势(传统要双手合十做圆满状)
有次看社区比赛,两组人同时背生肖歌,到“戌狗亥猪”这句时,一组叉腰一组摊手,观众笑得前仰后合。这事说明动作标准不重要,关键要形成自己的记忆节奏。
上面这些就是关于十二生肖顺序儿歌的干货了。从老辈人的记忆诀窍到现在的实用场景,记住“比划着记最牢靠”这个核心就行。下次再遇到记混属相顺序的,不妨哼两句顺口溜,保准比干背文字好使。
发表评论